微信
微博
“上班得坐船,进单位叫‘上岛’,临时办公场所就是一栋面积不大的二层小楼……”作为一名年轻的“元老”级员工,每每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总能唤起张玉芝心中的万千感慨。
是的,这就是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太平洋国际公司”)初建时期的模样。
2006年11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复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太平洋国际公司成为东疆港区内唯一一家集装箱码头,承担着天津港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提升对外贸易服务形象的重要功能。
从“一无所有”到“一往无前”,十年蜕变迎来新的春天
“那时的‘一无所有’,不但没有难倒一个人,反而让大家品尝到了从无到有的奋斗甘甜。”当时24岁的张玉芝哪会想到,自己从事的第一份工作,竟是要照顾公司100多口人的吃喝拉撒。“张罗订饭送水,安排迎来送往,每天忙忙碌碌不识闲儿。看着办公楼和闸口拔地而起,机械设备陆续安装到位,进港的道路越来越平坦,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与张玉芝有同感的,还有始终扎根在技术和机务一线的李振广。
2007年9月4日,太平洋国际公司首批设备3台岸桥到港。这一天,李振广早早来到码头岸边翘首以待,期待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参与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是李振广接到的第一项重要任务。与厂家沟通,到兄弟单位学习,研究图纸和技术参数……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李振广和同事们记不清做了多少功课,设备的每一个部件和参数也早已烂熟于心。“我们越了解机械设备,生产作业就越能顺利进行。”
太平洋国际公司迎来首批岸桥
2007年11月30日,太平洋国际公司迎来首艘内贸船“港泰5号”靠泊作业,标志着码头装卸设备调试完毕,投入试运营。同年12月11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港当日,外贸集装箱船德国籍“杜赛尔多夫快航”号首次靠泊码头作业,标志着太平洋国际公司进入正式投产阶段。
2008年6月7日,新下水的10,000TEU级集装箱船“中远大洋洲”轮靠泊,这是太平洋国际公司作业的首条万箱级集装箱船,标志着码头机械设备等各项生产能力已能够满足大型船舶作业需求。
2010年10月22日,“马士基索非亚”轮成功作业,太平洋国际公司年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TEU大关,向着建设国际化、数字化世界一流集装箱码头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2016年6月,太平洋国际公司荣获由中国港口协会授予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称号,绿色码头建设成果实至名归。
2018年3月18日,太平洋国际公司成功接卸“中远意大利”轮搭载的空客A320项目TCU大部件,标志着码头生产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没有制度,就定;没有技术,就学;没有办法,就琢磨;没有人才,就培养。太平洋国际公司从容面对机遇与挑战,在学习中成长,在摸索中前进,向着目标一往无前。
建设中的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
十年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码头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正式启用,智能闸口及缓冲区建设率先完成;优化生产作业流程,边装边卸及“二对一”作业工艺成功应用,2M欧线、地中海欧线创效方案初步形成;24小时服务热线及易通太平洋网上营业厅开通运行,嵌入式码头查验业务FS6000机检项目启动;率先完成天津港历史上第一台岸桥加高工程,场桥油改电项目稳步推进;码头生产服务综合能力持续增强,绿色、智慧码头建设持续深化,员工满意度、幸福感、凝聚力持续提升。
到2018年底,太平洋国际公司累计接卸集装箱船舶10,316艘次,完成吞吐量1843.4万TEU。公司及所属集体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国家级职工书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包振园为代表的多名员工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中国港口好司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天津好人”等称号。
从“对标一流”到“勇创一流”,矢志创新带来蓬勃发展
2019年1月17日,历经寒冬酷暑,品尝成功喜悦,太平洋国际公司经过十年蜕变,迎来了新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在太平洋国际公司码头前沿处,做出了“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激励着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员工以崭新的姿态拼搏奋进。
“牢记嘱托,勇攀高峰”!
在通往太平洋国际公司的大路两侧,金色的大字在红色立柱上熠熠闪耀,见证着每一份拼搏与梦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港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太平洋国际公司主动求变,矢志创新,开启了从“对标一流”到“勇创一流”的蓬勃发展新征程。
天津港集团“融入式”党建工作研讨会
2019年5月,作为集团公司“融入式”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试点单位,太平洋国际公司党委以创新构建“人、事、域”三个维度的党建网格为有效抓手,以“重大项目书记领办、重点任务六员推动、重要环节党员参与”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面对智慧升级改造的挑战,太平洋国际公司勇于攻坚克难,成立以党员骨干为核心成员的自动化改造攻坚小组,创建了多家改造施工单位同台PK方案,充分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成自动驾驶示范区,成为全球首个“单小车岸桥+四绳轮胎吊+电动集卡”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智慧码头,为传统集装箱码头智慧升级提供了“太平洋方案”。
他们还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建成“智慧太平洋”一体化管控中心,为精细化生产组织插上科技“翅膀”,使传统集装箱码头旧貌换新颜。
“智慧太平洋”一体化管控中心
一直以来,太平洋国际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网格化”“目视化”管理,推进集中摘挂锁站等12项安防新技术应用,实现安全发展。
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太平洋国际公司推进主要生产用车100%电动化、船舶岸电资源100%使用,加快建设“零碳小屋”等示范项目,高标准打造绿色港口“五星级”码头。
同时,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守护冷链物流通道,交出“双战双胜”优秀答卷。
此外,太平洋国际公司还深入践行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落实“六稳六保”要求,高效完成天津港“零缺陷”接卸空客飞机大部件600架次,先后12次打破世界在泊船时效率纪录,2M北欧一线、中远海运欧洲线船时效率保持全球领先,“津港效率、全球领先”品牌享誉海内外。
截至2021年底,太平洋国际公司生产经营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集装箱行业复工复产突出贡献集体、金轮奖-最佳服务效率集装箱码头、金轮奖-用户满意的集装箱码头、天津市节水型企业、天津市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天津市国资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先进党委等荣誉。
牢记嘱托担使命,志在万里攀高峰,十五载追逐星辰海天,太平洋国际公司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